图为一趟满载集装箱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钦州港东站驶出。李芹 摄
巨轮靠泊,班列驰骋。初冬时节,广西北部湾港风笛声声,传递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繁忙与高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019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多来,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独特优势的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沿线地区全力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努力构建联动效应快速显现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与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通道。
作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骨干单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运营品质,推动新通道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运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逐步从跨越山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跃升为联结世界的经济大走廊。
畅通“毛细血管”——
通道基础建设不断提速
今年10月22日,在隆隆的钻机声中,黄百铁路那蒙澄碧河特大桥首个水中墩桩基动工开钻,标志着黄百铁路广西段桥梁工程正式启动。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西线通道畅通工程,黄百铁路开通后,将与叙毕铁路、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毕黄铁路贯通,形成从四川至广西出海最便捷的铁路货运大通道。
同样,在我国南部边疆地区,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内联外延重点工程之一的南凭高铁崇凭段的建设如火如荼。10月28日,南凭高铁崇凭段进入全面铺轨阶段。该线路开通运营后,将对促进中越经贸往来起到积极作用。
从西南山区到南部边疆,铁路建设正酣的图景,成为南宁局集团公司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化大能力运输通道的生动写照。
2019年,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及广东省湛江市在重庆签署框架协议,开启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新篇章。
5年多来,在共建机制的推动下,南宁局集团公司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地区铁路、海运线路实现联通,“毛细血管”不断畅通。
拓展通道串联成网。黎钦、南防、钦港等广西铁路出海通道干线全部实现电气化,北部湾主要港区实现进港铁路专用线全覆盖,打通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货车运输时长压减近20%、运输能力提升6.5%;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完成,贵南高铁、防东铁路开通运营,黄百铁路广西段、南珠高铁南玉段加快修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网络不断加密,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节点枢纽激发动能。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持续发挥,联通世界各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在这里集结、中转;在凭祥铁路口岸,95306数字口岸系统实现中越跨境货物列车报关、通关一站式办理;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路第一家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的铁路场站推动新通道“点”“线”能力快速提升,实现铁海联运无缝衔接。
重点港站释放活力。钦州港东电气化改造项目、钦州港站改造工程先后完工,让曾经的货运小站跃升为“大道枢纽”,铁路运输能力和装卸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防城港站增设4股到发线投入运营,铁山港路企直通列车正式开行,货物运输和车辆周转速度有效压缩,港站接发车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服务范围辐射我国18个省份、73个城市、156个站点,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实现了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的蜕变升级,铁路大通道能力加速形成。
提升运行质效——
通道物流规模高速增长
钦州港湾,货轮穿梭。满载越南香米、印尼起酥油等货物的集装箱刚下船就被送上铁海联运班列,从钦州港东站出发,奔赴我国西部腹地。
“2015年刚建站时,钦州港东站只是钦州保税港区的配套项目,一周只有一两列货物列车发出。”钦州港东站站长韦文康介绍,随着新通道建设深入推进,钦州港东站这个昔日的海边小站如今已发展为拥有13条股道、每天到发班列20列左右的国际货运枢纽站,货物发送量由2017年的2.7万吨增至2023年的494.4万吨,增长了183倍。
钦州港东站的变化,只是近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加快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依托北部湾地处海上丝绸之路海陆枢纽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地理位置的优势,整合管内港口资源,开发和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进一步发挥联运体系系统效率和综合效益,通道运营质效持续提升。
持续开拓运输新线路,通道“触角”跨山越海。南宁局集团公司以公铁联运、铁水联运等创新运输方式,开通“东南亚—钦州—西安”“阿联酋—钦州—兰州”“印度—钦州港东—都拉营”“RCEP—北部湾港—河南/河北”等全新班列线路,使西部陆海新通道图定运行线路增至22条,辐射范围越来越广。西部陆海新通道由最初渝桂两地合作拓展至国内多个省区市共建的新格局。
提升班列开行品质,运输需求高速增长。南宁局集团公司采取推行铁海联运一体化运营、建立运输协调机制及优化价格运用范围等措施,持续提升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品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仅用89天就突破了20万标箱。”防城港站站长孙健介绍。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需求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新增了尼日利亚的锂矿石、台湾的硅砂等几十种货物。如今,班列货物运输品类已达1154种,同比2019年增加1073种。
打造面向东盟最高效的物流大通道。南宁局集团公司全面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组织模式,制订“点到点”快速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一企一策”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物流方案及班列一口价,全力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柬埔寨大米、泰国榴梿、越南百香果,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农产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广西北部湾国际联运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李洪峰介绍。据南宁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达3076.5亿元,同比增长15.5%。
从打造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提升运营品质的“软联通”,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数据统计,5年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超310万标箱,发送货物由2019年的9.4万标箱到2023年的86.1万标箱,增长了8.16倍。其中2021年运输63.2万标箱,提前完成《规划》中2025年运量达到50万标箱的目标。截至12月12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发送货物达到89.3万标箱,同比增长9.5%。
推动产业聚集——
通道联动效应跃上新台阶
北部湾畔,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字排开停靠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货轮,巨型桥吊在“智慧大脑”控制下精准作业,集装箱卡车在U型道路上穿梭忙碌。
“进口矿产品从南非出发,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至重庆,全程仅需21天,相比江海联运压缩15至20天,还能有效解决夏季汛期船期、运输时间不稳定等问题。”重庆卓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贸易部部长张熙说,随着检验监管模式的不断优化,“一箱到底”多式联运运转效率大幅提升,单箱可节约成本1700多元。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蓬勃发展,“物流+贸易+产业”发展路径加快构建,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攀升,开放型经济跃上新水平。
为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今年南宁局集团公司还在基础建设上发力,推进钦州东至钦州港铁路列车运行时速由80公里提升至90公里,线路通过能力增长12.5%,并在钦州港东站作业区新增投产1条货物作业线,每日增加2列铁海联运班列装卸能力。此外,他们推动实行钦州港片区运输组织一体化,提高车流周转效率;协商启用敞顶箱装载散货平顶平台,将敞顶箱货物摊平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压缩至3分钟以内。
随着运输效率的显著提高,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枢纽站钦州港东站已连续13次打破装卸作业纪录,常态化日均作业次数在1100次以上,最高达1220次,班列货物运输全流程时限压缩近2小时。
“通道的运输效能越来越高,缩短了我们国际订单响应周期,提升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重庆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畅销东南亚、欧洲、南美洲等地。
依托这条新通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产品便捷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西部地区企业更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优势,南非矿产品、澳大利亚锂辉石、东南亚橡胶等进口货物快速增长,食糖、汽配、板材等广西优势产品加速出海,“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组装”“柳州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印尼整车组装和市场销售”“海外原材料—广西精深加工”等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
西部地区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愈发深入,更多产业机遇正在涌现:在马来西亚,中马两国共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将打造以钢铁、轮胎、铝型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在老挝,中老两国打造的万象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中国还与柬埔寨合作探索中柬香蕉产业园项目。
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跨越山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联结世界的经济大走廊,在广袤的世界版图上,正不断跑出“加速度”、澎湃新动能。